选机箱必看!这些机箱设计简直令人蛋疼!
11902 点击·0 回帖
![]() | ![]() | |
![]() |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虽然现在电脑产业不太景气,但是Do It Yourself的初衷一直不变,也一直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参与到DIY的大军之中。作为上世纪走来的、因为生活奔波劳碌而无暇顾及DIY的老玩家来说,看到我们在硬件社交平台不断涌入的新鲜血液,还是感到十分欣慰的。
正如我们经历过的年少无知的阶段那样,相信出少初涉硬件领域的新人,自身在这个领域的认识观尚未完全形成。于是,有了今天的箱教说栏目。今天,我们首先从批判角度来说说现在长期被撬出来却一直让人抓狂的死不悔改的机箱不合理设计。 抓狂点一:前置接口的玄学 机箱的前置接口,无疑为我们的日常使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一些不合理的设计,让我们忘记了方便这两个字,取而代之的,是抓狂。 图片:84645.jpg ![]() 中部或偏下接口放在电脑桌下的机箱位后,还够空间插上U盘吗? 图片:138272.jpg ![]() 正上方有积聚灰尘的隐患 图片:478126.jpg ![]() 中偏上方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对于使用移动硬盘的朋友说也是合适的 抓狂点二:死不悔改的接线 前面提到了机箱的前置接口,那么接口的另一端那就是接线,也是值得我们吐槽的地方。大家都知道,要实现机箱上的前置接口的功能,就要连接内部的线材。 图片:701832.png ![]() 零散的I/O接线 图片:220337.png ![]() 如果没有提示的话,只能老老实实翻说明书 图片:421818.png ![]() 抓狂点三:PCI槽位的利用 如今,主板集成度越来越高,内置声卡、网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所以对于大多数的用户来说,PCI扩展位基本之为显卡服务。少部分用于对声卡有独特需求的用户,或者经常玩超频的Debug卡之用。虽然PCI槽位的地位越来越微妙,不过还是有一些设计让人蛋疼无比。 图片:392409.jpg ![]() 图片:343922.jpg ![]() 图片:670247.png ![]() 抓狂点四:过时的ATX机箱 cpu位于主板上方,显卡位于下方,硬盘前置,电源后置。经过多年的发展,电源的位置从上置变更成下置的设计,避免因电源过重而导致机箱变形。并且加入了背部走线功能,提供更加整洁的内部空间。 图片:931396.jpg ![]() ATX机箱,硬盘、光驱占了相当部分 但是,主流硬件的变迁,光驱的消失、3.5英寸硬盘的边缘化,即使让ATX机箱箱体较大,而由于光驱笼、硬盘笼的存在,实际上机箱的内部空间并没有得到很完善的利用,同时对机箱的风道造成一定影响。 图片:576090.jpg ![]() 长显卡 图片:494288.png ![]() 图片:309805.jpg ![]() ATX-II机箱架构 抓狂点五:地狱级清洗难度 天朝的空气质量众所周知,即使你又多小心翼翼,无孔不入的灰尘,总会给你的生活、身体带来困扰,小编就是其中一名花粉症患者。 图片:134382.png ![]() 没有防尘网的后果 图片:190232.png ![]() 即使有防尘网,如何取出是个问题 图片:983017.png ![]() 缺乏易拆设计,我们拆卸前面板会十分吃力 反思:便宜是原罪? 图片:567889.png ![]() 当然了,我们不能否认现在的机箱发展的大方向是好的。无差异的竞争下催生了结构的进步、设计的进步、用料的进步。但是我们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地方总是不符合人意,也许很多人觉得,为了更好的价格,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是可以接受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