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计算机等考三级网络技术考试冲刺题(二)
3575 点击·0 回帖
![]() | ![]() | |
![]() | 2.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三网融合: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广播电视网 2.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定义:独立、自治、共享资源、信息传输 <2>计算机网络地理范围分类:LAN、WAN、MAN <3>拓扑的定义:几何关系表示的网络结构 通信子网的抽象 <4>与网络拓扑相关的指标: 网络性能、系统可靠性、通信费用 <5>点对点网络不可能有总线型拓扑; 广播式网络中不可能有网状型拓扑 <6>点对点网络中星形、环形、树形、网状型拓扑各自特点; <7>公式的计算----奈奎斯特准则与香农定理 <8>两定理基本原理: Nyquist 理想低通 有限带宽 Shannon 有随机噪声的低通 <9>关于误码率: 是统计值,样本越大越精确; 不是越低越好,考虑实际需求; 二进制码元 2.3 分组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 <1>电路交换: 过程:线路建立、数据传输、线路释放 特点:优点----实时性高、适宜交互式会话类通信 模拟通信 不足----设备利用率底、不具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 不适宜突发式通信 <2>存贮转发: (1)Message----将发送数据作为一个逻辑单位转发 出错重传麻烦 (2)Packet----限定分组最大长度 如TCP/IP 最大64KB 含分组号 目的端需排序重组 <3>分组交换技术分: (1)DG ----无需预先建立链路、需进行路由选择、目的结点需排序重组、 传输延迟大、适宜突发式通信 (1)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三种技术: a. 用来传输数据的传输介质 b. 用来连接各种设备的拓补结构 c. 用以共享资源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这三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输数据的类型、网络的响应、吞吐量和效率,以及网络的应用等各种网络特性。 (2)VC----需预先建立链路、不需进行路由选择、适宜长报文传输 每个结点可同时和其他结点建立多条虚电路、 2.4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1>协议三要素及其定义 语法----结构和格式 语义----控制信息、动作与响应 时序----实现顺序 <2>OSI七层结构 <3>Datalink、Transport、Network功能; Datalink----建立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传送数据帧 Network----寻址、路由、拥塞控制 Transport----端到端可靠透明地传送报文 <4>TCP、UDP协议特点 TCP----可靠、面向连接、全双工、复杂、速度慢、传控制信息 UDP----不可靠、面向无连接、简单、速度快、传数据 <5>TCP/IP与OSI模型的对应关系 <6>TCP/IP协议中传输层、互联层的功能 传输层----建立用于会话的端到端的连接 互联层----将源报文发送至目的主机 <7>常见应用层协议 2.5 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了解) <1>p2p----非集中式、平等、独立路由、自治 2.6 无线网络应用的发展(了解) <1>802.16----WMAN,无线城域网 <2>802.11----WLAN,无线局域网 Ad hoc----无线自组网 (1)WSN----无线传感器网络 (1)WMN----无线网格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