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计算机三级信息管理考前串讲(7)
3609 点击·0 回帖
![]() | ![]() | |
![]() |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 231、结构化方法的各工作阶段分为:(系统开发期)、(系统运行)、(系统维护期)。 232、实施系统开发的首要任务是(组织一支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开发队伍)。 233、开发系统的开发模式一般分为三类(自行开发)、(委托开发)、(合作开发)。 234、当前进行项目管理的方法常采用(计划评审技术)。 235、项目控制是保证工程在一定资源情况下能如期完成的技术手段。 236、项目控制所涉及的因素有哪几方面? 答:1、资源保证2、进度控制3、计划调整4、审核批准5、费用统计 237、信息的可行性分为(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或者是社会可行性)。 238、(可行性分析报告)是可行性分析的最后成果。 239、系统分析也称为(功能分析)或(需求分析) 240、环境分析可分为(内部环境的分析)(外部环境的分析)。 241、数据流程图描述了企业或机构的数据运动状况,而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及其属性和关系则由数据字典来定义。 242、全面地衡量效益应该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两方面来考虑。 243、逻辑模型即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描述了(系统的总体构成、子系统划分和子系统的功能模块)。 244、数据流程图是对软件系统(逻辑模型)的描述,它所表示的对数据的处理逻辑,反映了软件所必须完成的功能。 245、数据流图中的基本要素(数据流)(处理)(数据存储)(外部实体或称源点/终点给以具体和完整的命名)。 246、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元素,组合数据,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具体描述,它们是与数据流程图密切配合的,对其成分进行说明,必不可少的资料。也是信息系统建立的逻辑模型的组成成分或说明成分。 247、数据元素描述的内容是什么? 答:1、基本数据元素的名称 2、数据元素其他可能等价的名称 3、元素名称的代码或缩写 4、数据元素取值类型和值长的描述。 5、元素取值的量度单位,增长步长等。 6、数据元素的值域。 7、对数据元素的简要解释。 250、通常概念信息结构设计的常用表达方法是(利用实体联系图)。 251、在数据流程图中由于采用自顶向下的结构化方法来绘制,因此(上层数据流程图的处理是由对应的下层数据流程图来描述的)。 25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分析报告应该包括哪几部分? 答:包括三部分:1、应用软件的需求分析报告;2、系统运行平台的需求和分析报告;3、系统的网络与通信的需求和分析报告。其中最主要的是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功能分析。 253、系统设计的任务是(赋予系统分析阶段所确定的新系统的功能)。 254、应用系统设计包括(应用软件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255、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将应用软件设计工程划分为(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256、结构化设计方法所实施的模块划分具有以下特点? 答:1、模块结构功能单一 2、模块内部联系紧密 3、结构化设计和利用特有的图形工具来描述模块及模块间的联系,构成模块结构图。 257、信息系统的数据转换图包含两种典型的结构(变换型结构)(事务型结构)。 258、分层模块结构图是(应用软件)设计中总体设计的基本内容。 259、(数据)是程序加工的对象。 260、独立的数据库设计工程一般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答:1、需求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 3、逻辑结构设计 4、物理结构设计 5、数据库实施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261、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系统配置的依据,决定于系统 的网络计算结构,从总体上讲,首先取决于系统采用的计算机结构是(集中式结构)还是(分布式结构)。 262、网络总体设计涉及以下的内容? 答:1、根据应用需求分析并确定设计目标 2、确定网络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3、选择适合的传输设备及确定交换方式 4、设计并优化网络拓扑结构 5、网络硬件和软件的选择和配置 6、网络类型、协议,控制流和路径选择方案的确定 263、在进行网络之前,应作必要的(调查)和(分析)。 264、物理模型即对(信息系统的具体结构的描述和具体的物理实现方案)。 265、一般大型企业级的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报告包括? 答:1、应用软件和数据库设计报告 2、系统运行环境和软件、硬件配置报告 3、系统的网络与通信的计算机和实施方案。 266、系统实施是(信息系统开发期的最后阶段)。 267、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变性要求,一般应在系统开发的(系统实施)中来体现。 268、结构化设计中应用软件设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多项内容,其中最基础的工作是(代码设计)。 269、信息系统的开发有多种模式,其中有利于后期维护的是(合作开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