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OPPO大战专利:惨不忍睹
8042 点击·0 回帖
![]() | ![]() | |
![]() | 是骡子是马,要拉出来遛遛才知道。
在国产手机中,有一股力量不容小觑。我们姑且可以把他们称为“粤派”,包括中兴、华为、oppo、魅族等等均是此股力量的代表。他们都扎根在广东,虽起步不同,但不约而同都踏进了智能手机市场。 其中,作为“粤派”国产手机的代表,东莞的OPPO与珠海的魅族既是其中的“佼佼者”又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两家公司都成立于2003年,一个是3月,一个是4月;两家都算是靠MP3播放器起家的;两家公司在二三线城市都有完整的销售网络和渠道布局;两家公司都敏锐转换方向投身智能手机市场;当然,两家的手机定价曾经都很高。 可以说,在MP3颠覆“随身听”的时代,两家公司在市场开始崭露头角,而在MP3没落之时智能手机崛起之际,两家又都及时站在了“风口上”,始终既挣着钱还引领着潮流。 如果没有变量的出现,两家的日子应该还会比现在“逍遥”很多,而当以“小米手机”为代表的“互联网手机们”高举1999的定价搅局智能手机市场时,大家的好日子都受到了影响。 图片:186151.jpg ![]() 反观魅族,迫于“小米们”的压力自己挽起袖子,以更低的价格反击,定价一降再降,直至1799摸到了智能手机中端价位的“下限”。 但问题来了,如果OPPO核心定位是女性用户,小米是所谓“发烧友”、“屌丝”,那么,魅族的定位是什么呢?估计,魅族的高管们一时也说不清楚。 可以看到,虽同为“粤派”手机,但OPPO与魅族的风格“迥然不同”,那么如果两家PK知识产权,你更看好“爱打广告”的OPPO,还是“偏爱低价”的魅族? 众所周知,就含金量而言,专利毋庸置疑是彰显企业知识产权实力强弱的最佳指标。 为此,本文将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专利总体规模、专利保护意识、专利保护结构及专利保护偏好等多个维度对两家公司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PK知识产权之专利授权:OPPO领先魅族不少 图片:121894.jpg ![]() 也许很多魅族的铁粉——“煤油们”很难接受这一对比结果,但这就是现实。 在专利申请保护方面,虽然同为“粤派”手机代表,但是,魅族与OPPO的差距只能用“巨大”来形容。 PK知识产权之保护意识:OPPO魅族各有千秋 图片:24402.jpg ![]() 具体来说,在发明专利申请方面,OPPO是在公司成立1年零7个月时首次提交发明专利申请,而魅族则是成立1年零8个月时提交的,两家差别不大。 在发明专利授权方面,OPPO比魅族提前一年拿到了首个发明专利授权——“手机判断耳机插入类型的控制方法”,魅族则在20012年2月拿到自己的首个发明专利授权——“触摸屏操作系统、含该系统的手机及其触摸键的激活方法”。 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方面,OPPO是在成立6年时,首次提交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比魅族领先了一年,而在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上,OPPO也就顺理成章领先了魅族一年时间。 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方面,魅族是公司成立10个月时提交了收个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而OPPO则是在公司成立5年9个月时才首度提交。在首个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上,魅族比OPPO领先了4年2个月。 由此可见,两家公司在专利保护意识和偏好上,OPPO相对更看重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而魅族则对外观设计专利“情有独钟”。 PK知识产权之防御能力:OPPO略强于魅族 图片:859045.jpg ![]() 显然,OPPO是以“微创新”策略通过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搭建防护墙,魅族则更多是以“体验”策略用外观设计打动用户。 而从知识产权竞争和防御的角度来看,OPPO的竞争和防御能力要略强于魅族。 PK知识产权之手机专利:OPPO远多于魅族 图片:991976.jpg ![]() 显然,OPPO已持有授权专利中,手机类的发明专利和手机类的外观设计专利比重均大幅高于魅族。 而这足以说明在智能手机领域,OPPO对专利布局和成果取得的重视程度要比魅族更高。 图片:702018.jpg ![]() 简单说,在已获得的专利授权中,OPPO的在手机领域的布局要远强于魅族,其在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上所占比重较高,其专利的竞争和防御能力布局均衡,而魅族明显“偏食”或“失衡”,专注于外观设计而忽视发明和实用新型部署,使得其抗打击能力相对较弱。 具体到手机专利部署策略上,OPPO从手机结构、屏幕技术到锁屏、闹铃等智能应用,再到充电器及接口规格和数据线等均有布局,并以获得大量专利授权。可以说,在构筑专利保护墙方面,OPPO的知识产权战略既稳健又步步为营。 而魅族明显不太均衡,其已获得是授权专利数量较少且散落在屏幕技术、数据传输和手机结构等不太成体系,尚不能形成完整的专利链条或防火墙。 作为家长,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魅族和OPPO用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虽然在同一起跑线起步,但是,由于管理层的兴趣、意识、策略及格局等不同,越往后跑,两者的风格或差距会越来越大。 如果说,PK知识产权,魅族较“后进者”小米已显落后,那么,与昔日“同窗”OPPO相比,魅族则堪称已难“望其项背”。 魅族,是时候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了!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