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酷炫的化学实验动态图(组图)
12876 点击·0 回帖
![]() | ![]() | |
![]() | 自从互联网视频时代到来,就有很多美丽的化学反应动图在网上流传。本文将对这些反应进行整理,对每一个反应给出原理、出处和危险指数。
警告:如果你在使用2G/3G上网,请立刻关闭此页面!流量消耗极大! 硫氰酸汞分解(“法老之蛇”) ![]() 2Hg(SCN)2 → 2HgS + CS2 + C3N4 CS2 + 3O2 → CO2 + 2SO2 2C3N4 → 3(CN)2 + N2 花絮:硫氰酸汞于1821年由德国人合成,之后不久它燃烧的特殊现象就被发现。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一种焰火在德国出售,但是最终因为多例小孩误食而中毒的事故被禁止。 录制者:ChemToddler 危险:高。汞化合物有毒,反应产生的硫化汞、二氧化硫和氰气也有毒。没有通风橱和专业人士指导,切勿自行尝试! 火柴燃烧 ![]() 花絮:最早的摩擦式火柴头上只有硫,1826年英国化学家约翰·沃克首先使用了氯酸钾,但他的火柴非常危险,经常有火球掉下去把衣服和地毯点着。 录制者:UltraSlo 危险:很低,但请勿给小孩火柴玩,可能造成火灾。 氢气遇到火 ![]() 花絮:兴登堡号飞艇的下场就是这一幕的放大版。 录制者:Prf Slo & Dr Mo 危险:中。由于爆炸可能伤人,请像图中那样遥控点燃。 汞和铝锈 ![]() 这是一段延时摄影。该过程真实长度约半小时。如果画面下移,你会看到底下有一大堆铝锈粉末。 花絮:这是飞机上严禁携带水银的原因之一。有传说称二战时一些美军突击队员会携带汞用来破坏德国飞机。 录制者:Theodore Gray 危险:中低。汞单质有毒,不可食用,请在空气流动通畅的地方实验以免汞蒸汽中毒。 铁棒与硫酸铜 ![]() 溶液原本是蓝色的(水合铜离子颜色),随着反应进行,蓝色逐渐变淡。 花絮:铜离子本身并没有蓝色,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水溶液中蓝色的是六水合铜离子。 录制者:DizzyCtube 危险:低。铜溶液有毒,不可食用。 气体点燃 ![]() 录制者:Fabian Oefner 危险:中高。可燃气体处理不当极易导致爆炸。 燃烧的镁投入水中 ![]() 花絮:这个反应是日本设计的一种试验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镁和水反应生成的氧化镁在激光的作用下重新分解成镁单质和氧气,整个反应只消耗水,而激光则由太阳光提供动力。不过这一发动机投入使用似乎还很遥远。 录制者:Periodic Videos 危险:中。镁燃烧时高温,遇水剧烈反应可能溅出红热液态镁导致烫伤。 丙酮“溶解”泡沫塑料 ![]() 花絮:502胶滴到泡沫塑料上发生的事情与此类似。 录制者:Barrett 危险:低。丙酮有一定毒性和挥发性,应在通风处实验,勿饮用。 血液和过氧化氢 ![]() 花絮:过氧化氢酶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酶,几乎所有好氧生物体内都有发现。在细胞内它的主要作用是催化活性氧成为氧气,阻止它破坏细胞。过氧化氢酶也是所有酶中效率最高的酶之一,每个酶分子每秒钟可以催化数百万个过氧化氢分子。 录制者:Igor30 危险:低至中。高浓度过氧化氢腐蚀性很强,但低浓度比较安全。没有其他威胁,除非你的血液来源有问题…… 大象牙膏 ![]() 一种更加安全的版本是用低浓度(3%-6%)过氧化氢,用干酵母作为催化剂,原料更易得,但反应也没有那么剧烈。 这个实验还有一种做法(出处未找到): ![]() 录制者:chemtoddler 危险:低至中。浓过氧化氢腐蚀性强,处理时请戴手套。 灯泡中的的宇宙 ![]() 此图在网上传播时很多人说它是灯泡烧断的瞬间,可惜普通钨丝灯泡到寿命时只会慢慢黯淡下去。 花絮:早期的闪光灯泡使用镁丝,亮度不如锌。更早的则是敞开环境下镁粉和氯酸钾混合点燃。这就是“镁光灯”一词的来历。 此外,许多网友表示,“这就是我们的宇宙啊”。 录制者:2FC film pruduction 危险:低。使用后灯泡会非常烫,不可立即用手碰。 五光十“铯” ![]() 花絮:在互联网上有这样一个钓鱼贴:“……爱迪生等得不耐烦了,拿过铯块,浸在水中,将溢出的水倒在了量杯里量出体积,就知道了铯块的体积。”也许这才是爱迪生耳聋的真正原因? 录制者:Periodic Videos 危险:高。铯与水反应非常剧烈,注意防护。 锌火 ![]() ![]() 录制者:Periodic Videos 危险:高。能自燃的没几个好东西,何况是液态。 火山炎魔 ![]() (NH4)2Cr2O7 (s) → Cr2O3 (s) + N2 (g) + 4 H2O (g) 这一效果很像火山爆发。 而藏在里面的就是上期介绍过的硫氰酸汞“法老之蛇”了。 花絮:重铬酸铵有个外号叫“维苏威之火”,就是因为它的这个效果。它在焰火和早期摄影术里都有应用。搭配硫氰酸汞感觉像是召唤了克苏鲁…… 录制者:Trollator 危险:高。重铬酸铵和所有六价铬一样有毒、有刺激性。密闭容器中受热可能导致爆炸。至于硫氰酸汞请参见上期。 铝遭遇溴 ![]() 花絮:“三溴化铝”真正的存在形态其实是Al2Br6,它十分稳定,哪怕气化之后也只有一部分会分解成AlBr3。 录制者:ChemToddler 危险:高。溴有挥发性和腐蚀性,吸入有毒,需防护措施。反应剧烈且有喷溅,请务必从少量开始! 暗之柱 ![]() 花絮:这个反应是70年代NASA研究者发现的,他们当时考虑过把它用作灭火剂——因为生成的黑色泡沫状物非常稳定,隔热性能也极好。 录制者:plasticraincoat1 危险:中高。对硝基苯胺有毒,浓硫酸也有危险,反应还生成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气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