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课 vi命令(完)
5302 点击·0 回帖
![]() | ![]() | |
![]() | Vi提供了三个关于光标在全屏幕上移动并且文件本身不发生滚动的命令。它们分别是H、M和L命令。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命令dL将会删除从光标当前行至屏幕底行的全部内容。 按字移动光标 首先介绍一下Vi中“字”的概念。在Vi中“字”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广义的字,它可以是两个空格之间的任何内容。 [例10] 在文件example.c 中的第4行: {int k; 它只有2个字,一个是{int ,另一个是k; Vi中另一种字是狭义上的字,在此种意义之下,英文单词、标点符号和非字母字符(如!、@、#、$、%、^、;、*、(、)、-、+、{、}、[、]、~、|、\、<、>、/等)均被当成是一个字。因此,上面那一行中就包括{、int、k、;这4个字。 Vi中使用大写命令一般就是指将字作为广义来对待,使用小写命令就是作为狭义对待。 搞清楚Vi中字的含义后,我们就可以介绍按字移动光标的命令了。 Vi 一共提供了三组关于按字移动光标的命令,分别是:
[例12] 屏幕显示如下: printf(“Hello Mr.Huang!\n”); 现在使用b命令,由于光标处于该字中间,所以光标移动到本字字首“H”处: printf(“Hello Mr.Huang!\n”); 如果使用B命令,则如下所示: printf(“Hello Mr.Huang!\n”); 按句移动光标 在Vi中,一个句子被定义为是以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结尾,且其后面跟着至少两个以上(含两个)空格或一个换行符的字符序列。 Vi提供了关于按句移动光标的两个命令,分别为: 1. ( 命令 将光标移至上一个句子的开头。 2. ) 命令 该命令将光标移至下一个句子的开头。 按段移动光标 在Vi中,一个段被定义为是以一个空白行开始和结束的片段。Vi提供了关于按段移动光标的两个命令,分别为: 1. { 命令 该命令将光标向前移至上一个段的开头; 2. } 命令 该命令将光标向后移至下一个段的开头。 屏幕滚动 屏幕命令是以屏幕为单位移动光标的,常用于文件的滚屏和分页。需要注意的是,屏幕命令不是光标移动命令,不能作为文本限定符用于删除命令中。 在命令模式下和文本输入模式下均可以使用屏幕滚动命令。 1. 滚屏命令 关于滚屏命令有两个: · < Ctrl+u > 将屏幕向前(文件头方向)翻滚半屏; · < Ctrl+d > 将屏幕向后(文件尾方向)翻滚半屏。 可以在这两个命令之前加上一个数字n,则屏幕向前或向后翻滚n行。并且这个值被系统记住,以后再用< Ctrl+u >和< Ctrl+d >命令滚屏时,还滚相应的行数。 2. 分页命令 关于分页命令也有两个: · < Ctrl+f > 将屏幕向文件尾方向翻滚一整屏(即一页); · < Ctrl+b > 将屏幕向文件首方向翻滚一整屏(即一页)。 同样也可以在这两个命令之前加上一个数字n,则屏幕向前或向后移动n页。 3. 状态命令< Ctrl+G > 命令显示在vi状态行上的vi状态信息,包括正在编辑的文件名、是否修改过、当前行号、文件的行数以及光标之前的行占整个文件的百分比。 4. 屏幕调零命令 Vi 提供了三个有关屏幕调零的命令。它们的格式分别为: · [行号] z [行数] <回车> · [行号] z [行数] . · [行号] z [行数] _ 若省略了行号和行数,这三个命令分别为将光标所在的当前行作为屏幕的首行、中间行和最末行重新显示;若给出行号,那么该行号所对应的行就作为当前行显示在屏幕的首行、中间行和最末行;若给出行数,则它规定了在屏幕上显示的行数。 [例13] 8z16<回车> :将文件中的第8行作为屏幕显示的首行,并一共显示16行。 15z . :将文件中的第15行作为屏幕显示的中间行,显示行数为整屏。 15z 5_ :将文件中的第15行作为屏幕显示的最末行,显示行数为5行。 文本插入操作 在命令模式下用户输入的任何字符都被Vi当作命令加以解释执行,如果用户要将输入的字符当作是文本内容时,则首先应将Vi的工作模式从命令模式切换到文本输入模式。切换的方式是使用下面的命令。 插入(Insert)命令 Vi提供了两个插入命令:i和 I。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