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内存对齐技术学习
5039 点击·0 回帖
![]() | ![]() | |
![]() | 今天学到C++ 结构体中内存对齐的技术,因此晚上搜索下全面整理了下内存对齐相关的知识。 一、内存对齐的原因大部分的参考资料都是如是说的: 1、平台原因(移植原因):不是所有的硬件平台都能访问任意地址上的任意数据的;某些硬件平台只能在某些地址处取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否则抛出硬件异常。 2、性能原因:数据结构(尤其是栈)应该尽可能地在自然边界上对齐。原因在于,为了访问未对齐的内存,处理器需要作两次内存访问;而对齐的内存访问仅需要一次访问。 二、对齐规则每个特定平台上的编译器都有自己的默认“对齐系数”(也叫对齐模数)。程序员可以通过预编译命令#pragma pack(n),n=1,2,4,8,16来改变这一系数,其中的n就是你要指定的“对齐系数”。 规则: 1、数据成员对齐规则:结构(struct)(或联合(union))的数据成员,第一个数据成员放在offset为0的地方,以后每个数据成员的对齐按照#pragma pack指定的数值和这个数据成员自身长度中,比较小的那个进行。 2、结构(或联合)的整体对齐规则:在数据成员完成各自对齐之后,结构(或联合)本身也要进行对齐,对齐将按照#pragma pack指定的数值和结构(或联合)最大数据成员长度中,比较小的那个进行。 3、结合1、2颗推断:当#pragma pack的n值等于或超过所有数据成员长度的时候,这个n值的大小将不产生任何效果。 union C++共用体声明如下: union 共用体名 { 数据类型 成员名; 数据类型 成员名; ... } 变量名; struct C++ 结构体 [template-spec] struct [ms-decl-spec] [tag [: base-list ]] { member-list } [declarators]; [struct] tag declarators; union UA { int a[3]; //20 short b; //2 double c; //8 char p2; //1 }; union UA1 { int b; //2 double c; //8 short p2; //1 }; typedef struct UB1 { int i; //4 double x; //8 short j; //4 }; struct UB { int n; // 4字节 UA a; // 24字节 char c[10]; // 10字节 }; class A { public: A(){}; ~A(){}; UB1 B; char *p; }; int main () { std::cout<<"UB1 size"< 摘自 swrd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