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套装软件制作(1)
5005 点击·0 回帖
![]() | ![]() | |
![]() | 程式写完后,还要加工成为可执行的套装软件(Package),一般说来,即使是可以执行的程式,一点错误都没有,离套装软件的程度,却还有一段距离。 当然,程式侦错也是必经过程之一,有时侦错与程式写作可以同时进行。但有经验的程式师,对全面有了充份的认识,往往会等到程式联接后再行侦错。 程式完成后的全面侦错,最好不要依靠写程式的人。因为程式师经常不是使用者,他们仅在自己设计的条件下,依其理念进行侦错。当然这种错误必须更正,但最容易发生的错误,却是使用者不小心在输入时,或运用指令时,违背了程式师的理念。这种错误的发生,是不能原谅的,程式本来就是为使用者设计的,如果令使用者不便,程式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程式的品管,就在于检测程式是否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一般说来,应有专人负责,也有让写作手册的人,兼做品管的工作。这样可以同时对照手册所描述的功能及操作方法,检查两者之间是否一致。 还有一种常见的品管方式,是在产品完成时,交给完全没有参与程式设计的第三者,在客观的立场,作全面的试用,并提出测试报告或建议书。 品管合格了,才是包装、手册等最后的工作。这并不是说包装和手册要最后才做,相反的,尤其是使用手册,经常要在程式设计的同时,准备妥当,如此程式师才不会任意所之,脱离主题。 第一节 测试侦错 不论使用什么工具,侦错时一定要有清晰的头脑,根据所设定的方式,一步一步地查看流程及指令。 每个人都会有独特的习惯性错误,最好每次将自己发生的错误记下来,不仅错误会渐渐减少,且在错误发生时,很容易就能找到。 测试侦错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有人认为第一流的程式师不应该犯错,即使犯错,也错得很少。我的看法不一样,并非因为我经常犯错,而且错得离谱。真正的理由是为了适时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向,在编程时,有意无意地忽略一些细节,这样反而能一气呵成,不致于再而竭三而衰。 这就像画图一样,有人喜欢先作草图,有人则习惯由细部画起。不论个人的风格如何,重要的是最后的成果。 我在写程式之前,首先考虑全体的结构,再把各处的支架备妥,然后考虑有共同特性之处,便一口气写完。而且写时力求快速,以免失去当时的感觉。等到结构大体完成了,最后才去填补一些不太重要的细节。至于正确与否,则全靠测试侦错来修正、弥补。 这种写法要有很强的整体观念,且对每段程式的性质及功能皆瞭解从何下手。 我由系统程式到应用工具,大大小小的程式写了不少,对这种写作方法有很深的体会。唯一的缺点是,程式如果太大,超过20KB,我的记忆力就难以负担。(年轻人或许不致如此)但其优点则是结构精简,制作时间极短。以我们的中文系统程式而言,8KB 的程式,连侦错在内,只花了两个月的功夫。 然而,在训练程式师的过程中,我发现到还是循序渐进较好。每次写完了一段程式,立刻侦错,此段程式正确了,再写下一段。除非有绝对的把握,自信没有问题,否则千万不要等全部程式都写完了,再来调试。到那时,如果发现问题,在各段错综复杂的程式中,要找到错误所在,那是大海捞针了。 程式发生「当机」的情况,常常是 PUSH 及 POP不平衡所致,也有在做回路时,计数器为负值,以致锁在其中。如果程式分「段」太多,则要特别注意各「段」改变的情况。 诸如这些细节,最好随时把编程时的假想值记录下来,不要太过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时间一长,程式一大,就什么都忘记了。 还有一点,在侦错时千万要养成习惯,记录追踪的过程。因为侦错是一种很琐碎的工作,很难一次就发现问题所在,第一次应该是第二次改进的经验。如果不详加记录,每次都要从头做起,将是一种极为痛苦的事。 不妨把侦错视为猜谜,一种智力的挑战,在遵守一定的规则下,应该是一种有趣的享受。 第二节 研究改进 想要把程式写好,一定要不断地研究、改进,由错误中学习,由改进中得到经验,培养出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开始时,这种过程需要付出不少时间,但对一位程式师来说,写程式是终身职业,能不精益求精吗? 以下举两个实例,以说明如何研究改进已完成的程式。 1,指令的运用: 以下面这段通讯处理程式而论,不仅语法及指令完全正确,执行时也毫无错误,是不是还可以加以改进呢? 1-1 按照前面规定,说明项中已用简化的字串: SND-传送 RCV-接收 LET-左 RGT-右 VER-直 HOR-横 1-2 程式师代号为'C'。 1-3 段名省略。 1: CSND0: 2: MOV DX,03FDH ; 输出埠 3: MOV AL,80H 4: OUT DX,AL ; 输出指令 5: MOV DX,03F8H ; LSB 速度控制 6: MOV AL,06H ; 速度=19200/秒 7: OUT DX,AL 8: MOV DX,03F9H ; MSB 速度控制 9: MOV AL,0 ; 速度=19200/秒 10: OUT DX,AL 11: MOV DX,03FBH ; 行控制暂存器 12: MOV AL,03H ; NO PARITY,1 ; STOP,8 13: OUT DX,AL 14: MOV DX,03FCH ; 通讯控制 15: OUT DX,AL 16: MOV DX,03F9H ; 中断有效 17: MOV AL,0 18: OUT DX,AL 19: CSND1: 20: MOV DX,03FDH ; 状态暂存器 21: IN AL,DX 22: TEST AL,10H ; 是否可接收? 23: JNZ CRCV0 ; 可 24: TEST AL,20H ; 通道已清否? 25: JZ CSND1 ; 8250未清 26: MOV AH,1 ; 键盘有输入? 27: INT 16H 28: CMP AL,07H ; ='CTRL+G' 29: JE CEND ; 是,完毕 30: MOV DX,03F8H 31: OUT DX,AL ; 送输入字符 32: JMP CSND1 33: CRCV0: ; 接收 34: MOV DX,03FCH ; 通讯控制 35: MOV AL,08H ; 暂停中断 36: OUT DX,AL 37: MOV DX,3F8H 38: IN AL,DX ; 收字符 39: MOV AH,0EH 40: INT 10H ; 萤屏显示 41: MOV DX,03FCH 42: MOV AL,0BH 43: OUT DX,AL ; 继续接受 44: JMP CSND1 ; 循环工作 45: CEND: 46: RET ; 完成 本段程式共 84 个字元,非常精简,但仍然有节省的余地,要点在DX的数值上。 DX值由 03F8H到 03FDH,可知 DH 之值不变,只需改变 DL 即可。每改变DX一次,需要三个字元,如仅变DL,只需两个字元。这一指令共用了十一次,除第一次有必要外,其他十次就可以省下10个字元。 再要斤斤计较,还可以榨出二个字元来,在5至8条中,若用INC DX 只需要一个字元。 此外,31,32及43 ,44是浪费的作法,只要在第18条加一标号,就可以省却两个字元输出的指令。另外,还有35及39两条指令,应该合并,一次即将AX设妥,于是,又省下了一个字元。 先令 DH=3 1: CSEND0: 2: MOV DL,0FDH ; 输出埠 3: MOV AL,80H 4: OUT DX,AL ; 输出指令 5: MOV DL,0F8H ; LSB 速度控制 6: MOV AL,06H ; 速度=19200/秒 7: OUT DX,AL 8: INC DX ; MSB 速度控制 9: SUB AL,AL ; 速度=19200/秒 10: OUT DX,AL 11: MOV DL,0FBH ; 行控制暂存器 12: MOV AL,DH ;NO PARITY,1 ; STOP,8 13: OUT DX,AL 14: INC DX ; 通讯控制 15: OUT DX,AL 16: MOV DL,0F9H ; 中断有效 17: SUB AL,AL 18: CSNDA: 19: OUT DX,AL 20: CSND1: 21: MOV DL,0FDH ; 状态暂存器 22: IN AL,DX 23: TEST AL,10H ; 是否可接收? 24: JNZ CRCV0 ; 可 25: TEST AL,20H ; 通道已清否? 26: JZ CSND1 ; 8250未清 27: MOV AH,1 ; 键盘有输入? 28: INT 16H 29: CMP AL,07H ; ='CTRL+G' 30: JE CEND ; 是,完毕 31: MOV DL,0F8H 32: JMP CSNDA ; 送输入字符 33: CRCV0: ; 接收 34: MOV DL,0FCH ; 通讯控制 35: MOV AX,0E08H ; 暂停中断 36: OUT DX,AL ; 及显示 37: MOV DL,0F8H 38: IN AL,DX ; 收字符 39: INT 10H ; 萤屏显示 40: MOV DL,0FCH 41: MOV AL,0BH 42: JMP CSNDA ; 循环工作 43: CEND: 44: RET ; 完成 看来似乎这样太小气,可是所谓艺术,就要具备丝毫不苟且的态度,再说由84个字元变成66个字元,省了近百分之廿,而且,速度也快了。这种程式原本就很精简,只有训练有素,追求完美的程式师,才做得到。 另一种做法,便是将重复的过程写成回路,约可节省廿几个字元。但是,由于时间定律限制,通讯程式颇重时效,回路是否值得,尚要多方面分析,不可轻率决定。 2,回路的实例: 前面曾经讨论过,程式的效率,经常决定于回路的处理方式及其技巧。其对空间上影响比较小,但是良好的设计理念,常使速度上有高达十倍,甚至百倍的差异,读者想必已经知道,但是如何能应用已知的技巧,来改进设计的程式呢? 回路是利用计数器,反复进行相同的程序作业,这种程式,目的就是为了节省空间,相对地,时间上难免有所损失。 因此,在设计回路时,必须先行考虑清楚: 空间的节省与时间的交换是否值得? 其次,则要充份掌握回路的特色,要用得恰到好处,不可掉以轻心。 原则上,在回路中,指令要用得精简,流程要非常明确,尤其重要的是,应力求避免在回路中使用缓冲器,最好充份利用暂存器。如果时间效率极为重要,则不妨放弃回路方式。 有一个显示程式,目的是要将 16*16点阵字形送到萤幕上。对象是Hercules 640*400的图形卡,计分四区交互传送,这是另一个「高科技」界的新鲜奇事,在IBM PC推出时,最高密度的图形态,只有 640X200点阵,那是迁就电视萤幕的扫描方式,先送单线的水平讯号,再送双线,故分两区。Hercules卡为了加高密度,应用interlace 技术,又在单双水平扫描线中各加了一行,遂成了四区。 Hercules很适宜中文的显示,如用 16X16字形,正好显示25行,每行40字,与英文完全兼容。若希望有一状态显示栏,则可用 15X15字形,留出24条线供做状态栏。 遗憾的是在最需要中文的国内,却偏爱CGA,EGA 等密度不足的显示设备。不但售价偏高,功能也不足,弄得不伦不类。 最理想的还是VGA 显示,计有 640X480之萤幕点阵,不仅空间大,在记忆体中,只有一区,应用非常灵活。 下面,我们先介绍 Hercules 的显示方法,同时探讨回路的处理方式。 1: ;;;;;;;;;;;;;;;;;;;;;;;;;;;;;;;;;;;;;;;;;;;;;; 2: ;HERCULES 中文显示处理程式。 ; 3: ;输入参数:SI=点阵字形,DI=萤幕位置。 ; 4: ; DS =CG,ES= 0B800H(萤幕段)。 ; 5: ;;;;;;;;;;;;;;;;;;;;;;;;;;;;;;;;;;;;;;;;;;;;;; 6: CDSP0: 7: MOV CX,16 ;高16点 8: CDSP1: 9: MOVSW ;移至萤幕上 10: ADD DI,1FFEH ;加一区,每区=2000H 11: JNS CDSP2 ;未超越区限,继续 12: ADD DI,8050H ;超越区限,换区加行 13: CDSP2: 14: LOOP CDSP1 15: RET 程式到此结束,相当精简,技巧在第10至12条区限的检测方式。一般做法是在检查区限时,用: ADD DI,1FFEH ; 加区值 CMP DI,8000H ; 最大区限值 JB CDSP2 ; 未超过 SUB DI,8000H ; 减去区限 如此则多了一条4字元的指令,加上4个时钟脉冲,做16次回路就损失64个时钟脉冲值。在全萤幕显示时,以1,000 个字来算,为数就不少了。 当然,取消了回路速度还可以加快,其结果,则要增加130 个字元,时间则快了 272个时钟脉冲,是否值得,就要看实际需要而定了。 另一个方法,要增加2个字元,但可快上36个时钟脉冲,其法在第11条上: 11: JS CDSP3 12:CDSP2: 13: LOOP CDSP1 14: RET 15:CDSP3: 16: ADD DI,8050H 17: JMP CDSP2 再换一个方法,如果先使 BX 为1FFEH,DX为8050H,则在原程式中,将第10条及12条分别改为: 10: ADD DI,BX 12: ADD DI,DX 这一来,时钟脉冲快了2个,16次则快更多,如果再加上取消回路,其意义更大。空间原增加 130字元,现仅94字元,时间则省下 304个时钟脉冲。如果全萤幕显示了1,000 个字,在8MHZ频率下,将会加快 1/25 秒的速度。 在回路中,如果讲求时间效益,应极力避免使用PUSH及POP ,因PUSH需15个时钟脉冲,而POP 则要12个,两者相加是27个时钟脉冲,非常不值得。 解决方法之一是:设法将欲保留之值贮存在没有用到的暂存器中;再若是固定的常数,也不妨在每次要用时重新置入,祇不过是4个时钟而已。最麻烦是变数值,除了在设计模组之前,妥当地安排外,别无良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