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1单片机到ARM征服嵌入式教程 AVR篇
3164 点击·1 回帖
![]() | ![]() | |
![]() | 目录: 基础篇目录 省略 中级篇目录 1、不同类型单片机开发的比较 1.1 开发工具的差异 1.2 GPIO的差异 1.3 MCU内部资源的差异 2、AVR单片机的优点 2.1 AVR单片机和51单片机在开发方面的比较 2.2 AVR单片机I/O口简单操作 3、AVR单片机头文件简介与使用 3.1 AVR单片机常用头文件说明 3.2 AVR单片机I/O口3种位操作表示方法 4、AVR单片机I/O口的4种位操作方法 4.1 按位或操作方法 4.2 按位取反操作方法 4.3 按位异或操作方法 4.4按位与操作方法 4.5 各种位操作的使用案例程序设计 4.6 5、 AVR熔丝位简介 5.1 AVR熔丝位介绍 5.2AVR熔丝位编程方法 6、 如何把51单片机的程序移植到AVR单片机 6.1 C51向ICCAVR快速过度 6.2C51程序移植到ICCAVR实例解析 6.3 8×8LED点阵的程序从C51移植到ICCAVR 6.4数码管显示程序从C51移植到ICCAVR 7、 AVR单片机中断的原理和使用 7.1 AVR单片机中断向量表介绍 7.2AVR单片机外部中断介绍 7.3 AVR单片机外部中断相关寄存器说明 7.4 AVR单片机中断服务函数写法 7.5AVR单片机外部中断使用案例程序设计 8、 AVR单片机片内EEPROM的原理和使用 8.1 AVR单片机片内EEPROM特性说明 8.2AVR单片机片内EEPROM相关寄存器说明 8.3 AVR单片机片内EEPROM使用案例程序设计 9、AVR单片机片内ADC的原理和使用 9.1 AVR单片机片内ADC特性说明 9.2 AVR单片机片内ADC操作相关的寄存器介绍 9.3AVR单片机片内ADC使用方法和步骤 9.4 AVR单片机片内ADC使用案例程序设计 10、 AVR片内定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10.1AVR单片机片内定时器特性说明 10.2 AVR单片机片内定时器普通模式操作相关的寄存器 10.3AVR单片机片内定时器普通模式的使用方法 10.4 AVR单片机片内定时器普通模式的使用案例程序设计 10.5AVR单片机片内定时器CTC模式操作相关的寄存器 10.6 AVR单片机片内定时器CTC模式的使用方法 10.7AVR单片机片内定时器CTC模式的使用案例程序设计 10.8 AVR单片机片内定时器快速PWM模式操作相关的寄存器 10.9AVR单片机片内定时器快速PWM模式的使用方法 10.10 AVR单片机片内定时器快速PWM模式的使用案例程序设计 11、AVR单片机TWI总线的原理 11.1 AVR单片机TWI(IIC)总线的原理 11.2AVR单片机TWI(IIC)总线操作相关的寄存器介绍 11.3 AVR单片机TWI(IIC)总线的读操作和写操作说明 11.4AVR单片机TWI(IIC)总线对AT24C02进行读操作和写操作程序设计 12、 AVR单片机USART通信接口的原理和使用 12.1AVR单片机USART接口特性说明 12.2 AVR单片机USART操作相关寄存器介绍 12.3 USART波特率设置的例子 12.4USART的使用方法以注意事项 12.5 USART发送和接收数据实验程序设计 13、 AVR单片机驱动LCD1602液晶显示器 13.1LCD1602液晶简介 13.2 LCD1602液晶操作时序介绍 13.3 LCD1602液晶内部结构简要说明 13.4LCD1602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14、 AVR单片机驱动DS18B20、 14.1 DS18B20简介 14.2DS18B20的ROM操作指令 14.3 DS18B20的存储器操作指令 14.4 DS18B20数据读写步骤 14.5DS18B20温度采集实验程序设计 15、 AVR单片机驱动DS1302 15.1 实时时钟DS1302芯片简介 15.2DS1302内部结构说明 15.3 DS1302时序图说明 15.4 DS1302时钟程序设计 16、不同型号的AVR单片机之间程序的移植方法 16.1 不同型号的AVR单片机之间程序移植方法 16.2外部中断程序,从Atmega16移植到Atmega8515 16.3 片内EEPROM程序,从Atmega16移植到Atmega8515 16.4定时器程序,从Atmega16移植到Atmega8515 16.5类似于汽车驾驶控制系统的说明,及其常用的两种解决方法,说明为什么要使用实时操作系统(RTOS) 点击下载 | |
![]() | ![]() |